感知力

out2.jpg

最近发生了两件 骇人听闻 的事情。

一是我学会了如何吃饭,二是我学会了如何听歌。

说起来有趣,曾经的我对吃饭怎么也提不起兴趣,倒不是说不用吃饭,也不是说不知道吃的东西的好坏,总之,一直抱着「哎,无非就是一些入口的东西罢了」「泡面也挺好的!」的想法,没觉得遇到过特别好吃的东西。活了这么久,竟然找不到一顿印象深刻的饭!活到现在,三十多年,自然也是吃过各种所谓的美食,要提前预约三个月的米其林餐厅也不少(自然也花过不少钱)。但几乎没有哪种食物是吃到嘴里给我有一种「哇,真是不错的食物啊」「下次还来吃」的感受。也难怪养育我十几年的奶奶总是略带遗憾的说,给我做什么我都反馈「还好」,有点冷淡,没有成就感(毕竟从差不多十岁开始到上大学,每顿饭都是奶奶做)。想到这里,多少有些羞愧。对不起了奶奶!其实您做的饭很好吃,我很喜欢!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感到慰藉!

至于如何学会了吃饭,主要是最近看「流浪的尹子维」的享受国内美食的视频,还有他那经典的摇手的动作。嗯!战术摇手!

一开始是随机看到尹子维的视频的,心想这个不是老是在香港电影里演变态和坏蛋的那位吗?殊不知看了几期视频之后,发现尹子维是真心的喜欢吃东西,表达也很真诚。况且他还真的吃老北京豆汁和糖油饼。在我心里,这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算作好吃(又一次抱歉了!),但他吃得挺享受,对食物的评价也非常细致,这让我印象深刻(虽然都是好评)。

举个例子,吃湖南米粉和臭豆腐,他会说这个「粉非常的软糯,吃到口里非常的丝滑(然后嗦了进去)。加了一些当地的辣椒,辣得非常过瘾,配着这个榨菜的一点点咸味,更勾起了辣椒本来的味道,非常有质感」「吃完了粉,再喝一口汤,这暖暖的带着米味道的汤,非常清爽」「再来吃一口臭豆腐,闻起来很香,炸得外焦里嫩,咬一口外面是香脆的里面还保留着豆腐的口感,配上辣椒,非常够味」。虽然不是原话,但即便仅仅是模仿,也似乎能感受到美食的香气。写到这里,我还有点饿了呢!

于是,现在每次吃东西时,我都仔细地思考入口的食物的材质、口感、做法,以及食材原本的味道搭配食物之后所产生的特殊效果。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感受到最好的美食和最用心的制作方式,但自从有了心,真的就能感受到食物里所表达的东西,传递的温暖,甚至还有厨师的用心呢!(话说今天中午吃日料,特别难吃,因为对食材处理得很随意,即便很干净,我都隐隐认为是有毒食材,抱歉!)

这是吃饭。

然后是听歌。


我听歌非常随意,很难说我能从音乐里获得多大快乐。相比音乐,读书、写字、绘画、拍视频可能更能让我获得快乐。毕竟到现在写了十几年的博客,即便没人看,也在写诶(哎)。另外,我听歌的水平也是随大流,什么任贤齐啊、周杰伦啦、林志炫什么的,对音乐最高的理解和评价就是林志炫的「声音好清脆啊」「声音飙得好高」「气好顺」。哈哈,这应该是普通人最质朴的对音乐的评价吧。这样的理解一直持续到我看到了 HOPICO 和陶喆的对谈,听陶喆谈如何制作音乐,以及音乐的幕后故事。

说起来也巧,如果是对外国歌手的分析和评价,恐怕我还是不能意会到这个点。陶喆毕竟还算是耳熟能详的歌手嘛。但,陶喆对我来说并不是回忆。毕竟在我还小的时候,还是流行古惑仔呢!那个时候,《心太软》和《伤心太平洋》占据了大片江山,然后也就一些单曲比较火,突然就是周杰伦了。对我来说,陶喆只是一位有「很多优良单曲」的歌手。况且,年轻的时候哪会听什么歌啊,最多也就是听一些符合心情的歌罢了,比如很多朋友失恋的时候都会听有关在车底的歌。

咳咳,不开玩笑了。

在看完陶喆的音乐故事和如何制作剪辑音乐的思路之后,似乎有点被点通的感觉,原来这里的「鼓的节拍是这样设计的啊」「这个口琴在这里原来为了提供这样一个情绪」「哇,这里的节奏太棒了,没有循规蹈矩」,逐渐理解到音乐人总爱说的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了。于是这两天就找到陶喆的专辑,上下班开车的时候,从头听到尾,翻来覆去的听。才发现他的曲子里有很多精细的用心的小设计,且不说加入新闻报道声音,不同曲风里使用的乐器,也是用心挑选。使得整张专辑搭配得统一又风格迥异,灵活俏皮。每次听都能听到「制作人的用心」「这个地方不一样诶」。

如果你最近看到有个中年人在车里打着节拍哗啦啦的天在下雨,抱歉,正是在下,献丑了!


写到这里,终于要点题了,提一下感知力这件事。

其实大部分时候,「事物」本身并不难理解,如摄影啦、艺术啦、油画啦(去参观过一次美院毕业展,觉得很是失望)。作为观看者或者说参与者,关键是要有感知力。但感知力怎么说呢,不像两朵乌云碰到一起突然下起雨来那么顺其自然,也不是两位摔跤手看着对方那样剑拔弩张。虽然困难,但不是不能达成的事情。要我说,想要有感知力,主要是要有「即便不了解,也用心去体会一次吧!」的心。

不过说归说,感知力这玩意儿也急不来,你看,三十六岁的我才刚学会吃饭和听歌呢!

人生不易啊!